schele

schele

这是什么? 梦境的呓语和需要被记下的东西

咖啡時間(3)-"我們應該'吃苦'嗎?"

歌頌苦難從來都是錯的,但是黃金精神是對的

通感#

對話 1#

  • "什麼是通感?或者說你說的那個現象是由通感造成的?"
  • "簡單來說,就是混淆,在一些情況下把兩個具有相似特徵的東西看成是一個,然後得出一些八竿子打不著甚至是離譜的言論"
  • "我只能想到一個文學的修辭手法叫做通感,你說的這個和那個修辭手法有什麼關係嗎?"
  • "這個修辭手法的運作原理之一就是我說的混淆,就拿現在人常說的 [內卷] 舉例來說,你還記得在原來沒有它的時候你們是用哪些詞去表達嗎?"
  • "競爭和攀比,貶義上的,嗯,惡性競爭攀比,現在的人直接拿一個詞用在了所有地方,我很厭惡這一點,到最後他們會變成不會說話的複讀機猿猴"
  • " 也許吧,總之這就是通感的一個例子,他們會從一個相似的想到另外一個,如果後者是被判斷是好的,那麼他們就會認為前者是好的,反之就會反對"
  • "這是語言帶來的習慣嗎?我記得你以前說過"
  • " 是的,西方世界的語言帶有很明顯的情感分離的特徵,而在東亞,你可以顯而易見的發現他們在同等情況下傾向於把兩件相似的事情說成一塊,例如當他們向你埋怨你招待他們的菜令他們不滿意時,大多數情況他們僅僅說表面的意思,而這邊的人習慣通感到他們在罵你 "
  • "這樣的習慣也不能說是壞的吧"
  • "是的,但是在語言學和數學和哲學這些需要精細度的地方,這類語言是該被淘汰和改良的,他們甚至連什麼是 [真] 和 [概念] 都搞不清楚"
  • "哈哈,不過我覺得這個東西早都被一些專門做公關和宣傳的人使用了,現在到處都是"

概述#

  • 什麼是通感?它是聯想和聯想到的引性支持運行的模糊判斷機制,它既可以是跨感覺的,也能僅僅在思考和邏輯上,它被使用於藝術的表達和構建,但是也可以是控制人的工具,總之,它會造成混淆
  • 顯然的,對話揭示的 [通感] 並不是什麼罕見的東西,它充斥於中文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英文的生活中也有一定的佔比
    • 如在英語語法的虛擬語氣的使用上,使用過去完成時和倒退事態正式因為在其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將另外一條時間線上的事情和現在時間線上的過去事情混淆

通感實例分析:歌頌苦難和吃苦成長#

對話 2#

  • " 在這通感方面我最近感觸最深的就是和鍛煉吃苦有關的了 "
  • "說說看,是什麼"
  • " 就是說什麼年輕人要多鍛煉自己多吃苦,這樣才能成長,還有什麼歌頌苦難之類的,按照你說的,我覺得他們全部是有問題的,但是其中還是有些正確的理念在裡面,我不知道是什麼,我覺得很矛盾 "
  • "首先,我認為你應該分析這些概念的含義,就像我給你做數學題時那樣去思考"
  • "你給我做的題目我就沒有一次能做出來的.... 總之,我想想"
  • "如何?"
  • "想到了一點,你看看有沒有問題"

"歌頌苦難" 的矛盾#

  • 什麼是苦難?把它拆分開就是痛苦和苦難,我們可以找到一大堆的近義詞去貼合它:痛苦,災難,折磨,不幸.... 但是在經過這一尋找後我們可以發現,這裡除卻了出現對人權的損害之外,還有觀察者對被施加苦難的人憐憫和慈善,不然就不叫苦難了
    • 你什麼時候見過人們對一個強姦幼女的禽獸被槍決有過憐憫的?那不是大快人心和活該嗎?
    • 所以,我們可以說苦難就是對人權的損害的現象加上觀察者對受害者的同情 / 憐憫 / 慈善
  • 所以,歌頌苦難和苦難的定義就是矛盾的,如果你認為自己不能同時對受害者產生同情然後說 "這樣的事情多來點是好的"
    • 但是,讓我們想想,這玩意究竟是怎麼來的?我記得沒錯的話,應該是 ' 多難興邦 ',所以,其實這個問題問的應該是這樣的:"多難興邦是一個好的看法嗎",實際上這個問題和年輕人要多鍛煉自己吃苦,這樣才能成長是一樣的,但是顯然的它們和歌頌苦難不是一個玩意,僅僅是相似,或者說,這是通感的產物,那些糟糕的傳播者壓根就沒想到,這樣做讓他們失去了思考到問題答案的機會

"吃苦成長" 應當經過思考#

  • 這是什麼?顯然的是一個 ' 過來人 ' 的經驗:"你經歷的苦會讓你成長","想當年我 balabala,才有現在的成就,所以你也要 balabala",我們按照一貫的思考,去反駁它
    • 經驗是一回事,但是經驗能不能生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軍隊的訓練就算是真的如其他 ' 過外來人 ' 說的可以磨練心境,但是你能保證自己可以在經過多年的訓練之後保持健康嗎?換言之,你能保證自己獲得的好處比壞處要多嗎?
    • 在中國國內,這句話更多代表著說話的人是帶有惡意的詭辯,是對方帶著欺騙的意圖的勸說
    • 顯然的,吃苦不一定讓人成長,瞎吃苦可能會使人被倒退甚至毀滅

對話 3#

  • "以上是我的分析,可是我仍然覺得裡面還有值得我們歌頌和贊同的,但是我找不到了"
  • "你做的已經很好了,別灰心"
  • "是黃金精神哒!"
  • "畫家你什麼時候來的?"
  • "我一直在啊,在你們隔間畫畫,你沒說到點上搞得我好急!讓我說!"

黃金精神與考驗#

"如果我不堂堂正正的打敗命運,那麼我就沒有資格拿到這份力量,這是只有我有資格通過的考驗!"
上司的 PUA 和降薪加班威脅,這就是你遇到的苦難,不,當你在承認它已經發生在你的身上並且打算解決它的時候,它就不再是苦難,而是對你命運的挑戰和考驗,要是你失敗了你就會墜入萬丈深淵,這與 JOJO 的主角們被敵人的替身逼到絕境是一樣的,你們都遭受了考驗,主角們不願做命運的奴隸挑戰了命運,那你呢?

  • 面臨苦難之下的人們的選擇固然是藝術性的,但是當我們面臨苦難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
    • 是的,面對苦難的時候,我們不會一直是苦難的觀察者,我們可能有一天就會遭遇苦難,在那時用這種觀察者的視角帶來的自我感動驅動自己顯然是不合適的,我們更應該做的是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朝著目標解決它
  • 當苦難避無可避時,我們應當將其作為考驗去挑戰,這才是值得被贊頌的黃金精神,"多吃苦" 顯然的和這件事通感被混為了一談,黃金精神僅僅只會體現在你認同施加在身上的苦難是考驗的那一刻產生,別人強加的從來都不是考驗,除非你認同

對話 4#

  • "面對絕境但是從不放棄,這才是 JoJo,這才是應該被歌頌的"
  • " 你說的沒錯,所以我們不應該說年輕人要多鍛煉自己多吃苦,這樣才能成長是錯的它的對錯和內容有關,關鍵點在於吃苦的內容是什麼,結果獲得了什麼,不斷挑戰和考驗自己是值得被贊頌的
  • "結果,這裡到處是通感"
  • "事實上,還有一件事必須要被提到的,那就是多難興邦的本質和迎接考驗其實在某些情況下其實是不對等的,這取決於說這話的人的意思,那可能不是黃金精神,而是憐憫安慰的另外一種表達,後者在我看來是一種欺騙性質的安慰,因為在那種情況下是沒有考驗的"
  • "對,我覺得這句話只有迎接考驗的人才能說,其他的人沒有資格"
  • "以及,只有受害人認可,這裡才有考驗,否則那僅僅是折磨和受害"

written by 被迫請畫家一頓飯的 schele,由畫家,數學家支持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